欢迎来到中国甘肃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集团快讯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集团快讯 > 媒体报道
【文化·荟萃】守正创新 好戏连台
作者:石小军 来源:新甘肃 更新于:2023-03-31 阅读:0

用心用情用力讲好甘肃故事,不断推进戏剧创作,培养戏剧人才,打造特色文艺品牌……近年来,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勇担使命,守正创新,传承戏曲文化,为推动全省戏剧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扶持精品创作 谱写时代华章

秦腔《火焰驹》剧照 张曦予

扎根热土,聚焦脱贫攻坚,书写乡村振兴,形成特色鲜明的戏曲创作新景观。省剧协积极引导广大戏剧工作者投身艺术创作,眉户剧《崆峒山下》、秦腔《椒乡里的麻辣事》、京剧《盘龙岭》、秦腔《村上春秋》等,生动反映陇原大地上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

2018年6月29日,国家大剧院人头攒动,秦腔现代戏《椒乡里的麻辣事》在这里上演。这是我省第一部进入国家大剧院展演的秦腔剧目,以其精深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受到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当天的演出中,演员发挥到位,整场演出掌声不断,笑声不断。

同年,新创排的大型原创现代西部京剧《盘龙岭》开启省内巡演,在兰州、定西、天水、庆阳等地收获无数戏迷、票友的鲜花和掌声,并在一路演出一路打磨提升中实现了精彩的“蜕变”。

为提高戏剧创作活动的艺术水平,省剧协还在同创排单位广泛联系的基础上,积极发现和孵化优秀剧本,先后主办或参与主办秦腔《椒乡里的麻辣事》、眉户剧《崆峒山下》、秦腔《许铁堂》《民乐情》《激流飞渡》《玉兰仙子》《肝胆祁连》、高山戏《米仓魂》、音乐剧《十八盘水磨》、秦腔《村上春秋》《李时珍传奇》《杨椒山》《清风亭》《豆腐引子》《大坪故事》《金花传》、陇剧《张桂梅》《大禹治水》、花儿剧《黄河不会忘记》等剧目剧本研讨会或演出座谈会。为会宁县驮营村村办剧团秦腔《红军来到咱们村》召开剧本研讨会,对剧目一度创作、二度创作等过程进行把脉、指导,使剧目创作少走弯路。

打造品牌活动 扩大戏剧影响

陇剧《大禹治水》剧照 甘肃省歌剧院提供

“九州用的秦小篆,长城铺的老秦砖;秦车秦马秦直道,一通秦鼓出秦关;秦尺秦秤亮秦胆,量了黄河量泰山”。秦腔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歌颂着西北人民耿直爽朗、慷慨好义的性格,传承着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勇于奋进的赤诚之心。秦腔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各方努力下走出西北走向全国,不但在中国戏曲的百花园中溢彩流光,更是在世界戏剧艺术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2022年6月15日晚,甘肃秦腔艺术剧院选送剧目《火焰驹》在西安易俗大剧院火爆上演,圆满完成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出征”任务,也为当地戏迷奉上了一场高水平的秦腔艺术视听盛宴。

近年来,省剧协积极参加和举办各类戏剧赛事,着力打造陇原戏剧品牌活动。先后主办了第五届、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我与祖国共奋进”第二届兰州大学生戏剧节、“喜迎十九大优秀戏曲进校园”活动;承办第二届甘肃校园戏剧节、甘肃省第三届“飞天杯”百姓小品艺术节、与甘肃大剧院联合举办“大学生”戏剧周展演活动、第八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甘肃戏剧八骏巡演活动,以及正在推进的文艺赋能乡村振兴“十百千万”工程戏剧剧本孵化工程,推出一大批精品剧目和优秀戏剧人才。其中,在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中,我省推选的《火焰驹》《许铁堂》在众多剧目中脱颖而出,斩获本次节会的最高奖“特别推荐剧目(古典类)”,我省青年演员李晓晨(《火焰驹》饰芸香)获“表演艺术传承新星”称号。

首届“黄河情”全国小戏小品交流演出季,我省有4件作品入选;兰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演出的小品《局》在第八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中获优秀参演剧目证书。秦腔《民乐情》获第十六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提名剧目奖,主演边肖与配角曹红星获第二十九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艺术奖主角提名奖和配角奖。

“百姓的喜爱是戏曲传承最肥沃的土壤。”秦腔表演艺术家袁丫丫说。多年来,她用汗水和心血在戏剧表演舞台上不断地实践着这份心愿。

省剧协推荐袁丫丫参加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六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荣获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这是甘肃戏剧绽开第14朵“梅花”。宋群峰、晁花兰等7位选手在第三届中国戏曲(黄河流域)红梅奖大赛获3金4银的佳绩;雷小均、田芳等10人在第四届黄河流域戏曲红梅奖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李娟、安拓等10位选手在第五届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摘得4金4银2铜的佳绩。

陇南师专创排的音乐舞蹈剧《池哥昼》参加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荣获“中国校园戏剧节参演奖”“观众喜爱剧目”“校园戏剧之星”等3项殊荣;话剧《天下第一桥》入选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并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奖;李天圣荣获第四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雷通霞荣获第五届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捷报频传。省剧协推荐的小选手尚雯婕、马文岩、左文豪、秦佳敏、杨桐、王紫轩、鲜彩佳、蒲铭婕、豆怡乐、刘怡麟、李开旋等分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小梅花”称号。

加强理论评论 提升创作质量

秦腔《椒乡里的麻辣事》剧照  李伟强

戏剧理论评论与戏剧实践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甘肃戏剧史》是戏剧专家王正强耗时十几年、数易其稿的作品。全书共计130余万字,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自史前至公元1948年,由先秦篇、汉魏篇、隋唐篇、宋元篇、明清篇、民国篇六个篇章构成,客观陈述了甘肃戏剧从孕育、生成到成熟的漫长艰难历程;下篇为“新中国篇”,自公元1949年起至2010年止,详细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甘肃戏剧发展情况。

2017年4月10日,省剧协组织举办王正强《甘肃戏剧史》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该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论证有力、分析透彻,发掘了许多罕见的材料,很有学术研究价值,对甘肃戏剧史研究有开拓之功,结束了甘肃有“戏”无“史”的局面。

周琪主持的国家古籍整理规划项目《西北稀见戏曲抄本丛刊》正式出版,填补了甘肃戏剧文献研究的空白。

此外,省剧协经报请省文联党组研究,对《陇剧艺术》特刊、《中国戏曲音乐史》《中国西北戏曲经典唱段》等出版物分别给予出版经费资助。对省剧协副主席马少敏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活动给予资助。《中国戏曲音乐史》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出版基金项目。

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全省戏剧理论评论工作健康开展,培养和推出戏剧理论评论人才,营造了戏剧理论批评的健康氛围。

编辑:魏雅斐
频道总监:唐伟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