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1月8日,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在杭州开幕,34部参演剧目、1部特邀剧目和12部展演剧目在杭州与温州竞相上演。为秉承戏剧节评论与创作并重的理念,《中国戏剧》杂志公众号特开设“一剧一评”专栏,邀请戏剧评论家、戏剧从业者、大学教授和青年学者为每部剧目撰写剧评,文章会随着剧目的上演同步推出,为广大观众呈现更加全面而理性的视角。当该栏文章形成系列合集时,也将成为对本届中国戏剧节剧目的一次纪念与回眸。
心灵归处始到家
文/费毓珺
东汉是个文化包容、重史重文的时代,涌现出多位“才女”。她们的故事历来广为传颂,近年来纷纷以新编历史剧的形式被搬上戏剧舞台,展现出浓烈的人文情怀与史诗品格。例如,讲述班昭悲壮续写《汉书》的昆曲《班昭》,表现甄宓与曹氏家族恩怨纠葛的京剧《洛神赋》,咏叹王昭君因和亲经历荣耀与屈辱的复杂一生的秦腔《昭君行》等。近期,由甘肃演艺集团秦腔艺术剧院出品的秦腔《蔡文姬》无疑又一次延续了这一经典的文人戏创作思路,为我们更为完整地呈现了文学史上这位独树一帜的女诗人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一.熟题新作,重内心戏渲染
对于舞台剧创作而言,蔡文姬的故事其实是一个熟悉的题材。前辈大师多有精彩演绎。京剧大师程砚秋与著名剧作家金仲荪通力合作的《文姬归汉》,被称为京剧艺术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程先生的水袖功及繁复武戏程式与《胡笳十八拍》原作入唱词都堪称经典。郭沫若编剧的话剧《蔡文姬》则是他毕生历史剧创作的一个杰出代表,不仅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传承演出至今,而且朱琳、蓝天野等艺术家创造的舞台形象深深影响着戏曲舞台,据此本改编的昆曲、越剧、吕剧等还都成为各自剧种的经典。
这两个版本最大的特点是皆用浓墨重彩的篇幅演绎“文姬归汉”这一知名典故,“回归”的背景与经过构成故事主体,深刻影响着当代同题材舞台剧故事脉络的走向。例如,2022年出品的南音《文姬归汉》、精研版评剧《胡风汉月》等新创剧目,总体上依然延续着这一思路。与上述作品相比,秦腔《蔡文姬》的故事线显著拉长,尤其对蔡文姬归汉之后椎心泣血、以一己之力回忆并重现史书《汉记》这一鲜为人知的经历和心境做了更加细致的描绘,着墨颇多。这不仅让她的故事变得更为完整,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观众解答了文姬归汉后的去向之谜。因此,对同类题材而言,它无疑具有突破性。这再次印证了史传类剧作在当下内容创新的思路和空间:摆脱只重知名典故或“高光时刻”的传统编剧思维,践行再熟悉的人物总有新的线索可供发掘,所有看似耳熟能详的情节依然经得起重述的理念,重新审视和解读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历史人物。
该剧最突出的特色是,矛盾冲突并非由通常意义上的外部人物之间因思想行为的不一致引发。因此,无论左贤王还是曹操都只是蔡文姬生命坐标上的某个点,虽然彼此相知相遇,但都无法给予蔡文姬真正的安全和慰藉。她那无处安放的孤独灵魂和在支离破碎中不断寻找“家”做救赎的企图构成了全剧内在的情感矛盾。所以,全剧围绕家园重建这一核心,从具象到抽象来构建情节线,将具有符号意义的《汉记》置于全剧始终,使之成为文姬寻求永恒归宿、达成与自我和解的关键密码。而以往加诸她身上的那种宏大叙事也随之消解。接续汉族文脉,传承东汉正史的大任,其实是外界乃至后人给她贴上的标签。于这位生于动荡大历史中身不由己的小女子而言,治史只是她追寻内心宁静的外在投射,是手段而非目的。很明显,人物的悲剧性成就了蔡文姬,也是她人格魅力的体现,这既是一代才女在情感上不断被国破家亡掣肘,狠狠抽离,也是卑微的个体难以抵挡时代洪流的真实而残酷的写照。她的痛苦在于,用太过敏感的心灵饱尝人生最极端的撕扯,郁愤、矛盾、纠结。越痛,人物形象就越明亮,最后的救赎也越慨然。
但剧作绝非一味渲染这种悲情,文姬对苦难的领悟而非感伤才是剧本着力营造的。最终,文姬以一己之力,凭借超强的记忆恢复了《汉记》,夙愿得偿,在成堆的书简承载的历史中寻找到永恒的心灵家园,达成了与自己的和解,为她悲情的人生添上了一抹难得的壮怀色调,也给予观众深深的慰藉。
二.气韵高古,影视手法合理化用
该剧邀请了有着丰富戏曲舞台剧创作经验的韩剑英导演。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他已成功指导了同题材作品南音史诗《文姬归汉》。作为一个不愿重复自我的艺术家,在导演理念上,两剧呈现出了不同风貌。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为突出它高古典雅的音乐性,曲韵绵长的民乐演唱法、丝竹箫弦等主奏乐器浓墨重彩的展示等,占据了重要的舞台表演空间和审美资源。全剧以乐章划分结构,《胡笳十八拍》原作的嵌入及演唱是其高潮与华彩段落。与此相对照,秦腔作为表演体系完善的戏曲剧种,均衡、全面地展示演唱与表演实力,体现梆子腔系朴实、粗犷、豪放、悲愤、凄丽的丰富情感色调是其要义。因此,导演对《蔡文姬》的艺术定位就更为突出其戏剧性的外化及戏曲唱腔与表演同剧情的恰切融合。具体而言,导演在舞台时空的运用上合理借鉴影视手法,将重点的戏剧化场景放大。
剧中一条重要情感线是蔡文姬和左贤王颇为细腻复杂的感情纠葛,集中诠释了蔡文姬对“家”的体认。起初,左贤王在她逃难途中为其解围。战火纷飞的荒野,二人分别用古琴和胡笳两个不同民族的标志性乐器合奏,隔着幔帐一前一后,在两束相隔颇远的追光下小心试探,互生好感,犹如电影拼贴式的剪辑。然而,当“镜头”拉近,二人肢体频频接触,一番关于“家”的定义的争论却揭示了彼此无法调和的矛盾。“有水草处就是家”与“有青简处才是家”犹如两条平行线,永无交集。身近心远的反讽意味很是清晰。被逼之下蔡文姬远赴匈奴,但毕竟左贤王给了她一个家和两个可爱的孩子。可是董祀的来访搅扰了左贤王的矛盾情绪,在放不放文姬归汉这一问题上他态度多次反复,这酿成了夫妻儿女的生离死别。全剧高潮段落是一个创意性十足的蒙太奇设计。蔡文姬幻梦中遥想左贤王中箭身亡,临终前还不忘希冀和成全她的《汉记》,更令她肝肠寸断。“这个家,没了!那个家,散了!”不仅再次点题“家”,人物的情感线也再次濒于绝境,内在心理矛盾被推向高潮。此处,前景月光下蔡文姬一袭白衣素服,泪光闪闪,挣扎狂躁地舞动水袖;后景金戈铁马,暗淡肃杀的战乱场景正是她此刻纷繁心绪的显影。台上古拙雄浑、重礼尚文的汉人与信马由缰、野性十足的匈奴骑兵构成了一对形象鲜明的矛盾体。左贤王乱军中的最后告白戳中她内心最隐秘的痛楚。霎时,后景暗红象征血光,蔡文姬在惨白的前景光下一脸惊愕,怔住伫立台口,配上月儿送来死讯书信的匆忙身影,叠化与定格般的电影式处理,将戏剧张力放至最大。
三.深情演绎,直抵人物澎湃心潮
作为全剧核心,蔡文姬的饰演者、西北秦腔界著名的优秀青年旦角演员之一、梅花奖获得者——苏凤丽展现出了扎实全面的艺术功力。在创作新编戏上,苏凤丽本就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此次,她担纲分量最重的女主角,几乎从头演到尾。剧中,蔡文姬有多段独唱,苦情悲音的唱腔在她的演绎下犹如咏叹调,娓娓道来,直指人心,向观众尽情剖白蔡文姬苦涩悲壮的心路历程。而剧中多次运用变化多样的水袖功,于无声处有力地宣泄着人物强烈的内心。平心而论,这个角色并不好演。因为,没有明显的外在矛盾,大部分戏剧情境需要演员深刻体会后充分外化,非常耗费心力。但是,苏凤丽自始至终非常投入,多次噙着眼泪,强压内心的激愤与怅惘,令人非常感动。更为重要的是,该剧时间跨度大,蔡文姬需要从青年时代演到老年。戏曲旦角扮相变化并不大,需要演员从表演中体现人物的年龄感。这一点,苏凤丽的处理也比较到位。起初,战乱遇匈奴,她还是个不谙世事、不舍离家、略带腼腆娇羞的贵族小姐。到中段,她已转为儿女绕膝,家国烦忧涌上心头的中年妇人,爱与哀愁尽写脸上。最后,当她手捧竹简,迟暮且略带蹒跚的步伐,配上坚定持重的表情,给人历尽沧桑之感,人物状态明显已是老妪。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气神依然还在,健朗潇洒的名士风流很是迷人。可以说,这出戏在苏凤丽的艺术生涯中将占据突出位置。
总体而言,新编秦腔《蔡文姬》在情节结构与剧本创意上与同类题材相比有所突破。剧作以心灵归家为主题,讲述东汉末年的著名才女蔡文姬凭一己之力恢复东汉正史《汉记》的过程,从她跌宕起伏的内心入手,对她从青年到老年的大半生经历做了较为全面、深刻、立体的挖掘。在舞台呈现上,导演合理借鉴影视化手法,强烈的色彩与光影对撞,在外在戏剧冲突并不十分强烈的状况下,较为成功地营造出富有意境的戏剧性场景,既彰显了秦腔苍劲雄厚的审美品位,又突出了全剧“哀而不伤”的悲壮的诗意感。同时,蔡文姬的艺术形象塑造也个性鲜明,剧中多段宣泄内心的独唱给人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是秦腔这个古老剧种在历史剧创作中追寻浓厚人文性的又一次有益探索,在进一步加工提高后将成为当代新编历史剧的又一部力作。
(作者系重庆对外经贸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