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丝路,妙音千年
敦煌文化的底蕴超乎想象
无论是静止的文化——壁画
还是活跃在大众视野中的
舞蹈、书法、美术、音乐......
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继续传承着
比如活跃在舞台之上的反弹琵琶舞
在画家笔下栩栩如生的美人菩萨
......
还有从壁画中随伎乐师踏步而来
在《乐动敦煌》亮相的琵琶、腰鼓
笙、排箫、拍板、凤首箜篌、莲花阮
以及今天“出镜”的“埙”等16件古乐器
悠扬悦耳的音色在时空中奏响
让人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古城敦煌
“埙”是我国最古老的胴腔类吹奏乐器
相传是汉族先民们为了模仿鸟兽叫声
用来诱捕猎物而制作的
在战国初,该乐器被广泛应用于
宫廷的祭祀活动中
秦汉以后成为了宫廷雅乐
乐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据小乐了解
“埙”距今约有七千年的历史
七千年间它的命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清朝时期“埙”的传承已经断代
80年代以来在众多音乐艺术家的努力下
“埙”作为乐器才有了标准化的制作
如今“埙”也被用在一些文艺作品中
比如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
电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型歌舞剧《兵马俑》
以及莫高窟“活的”第736窟《乐动敦煌》
在《乐动敦煌》剧目中
出自莫高窟第220窟南壁等窟的“埙”
和其他“活化”的15件古乐器
一同穿越时空隧道与主角白歆
演绎了一场精妙绝伦的乐舞诗画盛宴
莫高窟第220窟,南壁—来源:《莫高石窟全集》
音色朴拙哀婉的埙
清脆明亮的鸡娄鼓
玲珑剔透的鼗鼓
清越高雅的笙
清脆却又带有金属感的答腊鼓
......
都和小乐一样期待
在朔风凛冽的冬天
和大家在《乐动敦煌》
赴一场璀璨繁盛的乐舞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