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下午,话剧《哈达铺的灯光》剧本研讨会在甘肃省话剧院召开。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龚佳佳,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宋宝珍,甘肃演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艺术总监刘宁,《剧本》杂志主编、编审武丹丹,中国艺术报新闻部副主任、主任记者郑荣建,原话剧院院长、“二度梅”得主朱衡,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文艺评论家肖美鹿,国家话剧院著名导演李伯男等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话剧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吴雪林主持。
话剧《哈达铺的灯光》获得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扶持。该剧主要通过细腻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塑造,描绘了革命先辈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怀揣着坚定理想信念,不懈奋斗与抗争的历程。剧中呈现了革命先辈们在哈达铺的生活、战斗、决策等诸多场景,展现他们在迷茫中寻找希望,在困境中坚守初心,以及当地民众与革命队伍之间深厚的鱼水情谊。
专家组认为,该剧在故事情节描述方面,编剧以哈达铺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为背景,编织了一条跌宕起伏且充满张力的故事线,整个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又不乏生动的细节填充,将哈达铺的峥嵘岁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人物刻画方面,编剧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生动的语言对白以及细腻的心理刻画,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情感和经历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与他们一同经历欢笑与泪水、挫折与胜利,从而使整个话剧的情感表达更加真挚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专家组还就人物性格塑造、台词表述、戏剧结构处理等与进行了充分交流,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为话剧《哈达铺的灯光》把舵定向,不仅精准地指出了当前剧本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也为剧本的优化完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向与路径,更利于创作团队进一步挖掘剧本的深度与广度,提升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使话剧《哈达铺的灯光》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上达到更高的水准,确保哈达铺这段革命历史在舞台上更加生动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