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甘肃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文化交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交流 > 文化交流
甘肃省陇剧院-《苦乐村官》羊城引共鸣 
作者: 来源: 更新于:2015-02-13 阅读:0

  搅团好吃锅难铲,村官好当事难缠”……21日,由甘肃省陇剧院创演的现代陇剧《苦乐村官》 ,作为我省唯一参演剧目亮相中国艺术节,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进行首场演出,诙谐幽默的剧情、优美动听的唱腔 ,让羊城观众爆发出了潮水般的掌声。据悉,《苦乐村官》也是继《天下第一鼓》夺得文华奖后,甘肃陇剧再度向“文华奖”发出冲击。 

  古老的皮影、入围世界“非遗名录”的甘肃花儿……《苦乐村官》在九艺节的舞台上将陇剧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陇剧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后创演的首部现代剧目。该剧通过一连串的喜剧情节,塑造了村官“万喜”酸甜苦乐都得尝、喜怒哀乐一身担的艺术形象。 

  近两个小时的演出,被羊城观众用潮水般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掌声也将剧组最初对陇剧是否会“水土不服”、能否被广州观众接受的担心一扫而光。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纷纷表示,这部戏很好听、很好看,尤其是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一位学声乐的大学生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地方戏,虽然是第一次看陇剧,但是丝毫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尤其是结尾处的西北花儿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有共鸣。 

  主创专访 

  王亨(甘肃省陇剧院院长、《苦乐村官》艺术总监): 

  为了冲击“文华奖”,我们对陇剧《苦乐村官》进行了一个多月的修排打磨,可以说是“小修改、大提高”,虽然改动的地方不多,但是提高很大,主要的改动是增强了全剧的喜剧效果,加强了陇剧的特色音乐,使陇剧的风格更突出。在本届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中,《苦乐村官》反映的是农村现实题材,和其他很多的“村官戏”相比,在创作上颠覆了以往“好人好事”的写法,创作理念非常新,这是一大“亮点”。同时把道情皮影道具用在舞台上,这在戏曲舞台上还不多见。另外,舞台很简洁,尤其是窗花、剪纸的运用也很新颖。王亨表示,本届艺术节的参演剧目都是近三年的优秀作品,强手如林,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中,陇剧《天下第一鼓》为甘肃实现了“文华奖”零的突破,希望《苦乐村官》也能为甘肃添一个“文华大奖”。 

  曹锐(《苦乐村官》编剧): 

  《苦乐村官》入选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后,我首先做的就是,对省文化厅召开的专家座谈会的意见进行梳理,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进行“大动作”很难,但在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如何把剧中主人公“村官万喜”、“杏花”、“梅花”等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得更丰满、突出个性,而且还要更加好看,这是必须要考虑的。曹锐说,修改就是为了让戏更好看,但是又不能丢弃西北浓郁的农村风格语言样式,生活化、朴实的语言风格在这部戏中非常突出,以平实来取胜。以前的戏过多强化了“村官”的“苦”,而淡化了“村官”的“乐”,修改后做了一些调整,第五场主要写“村官苦”,在第六场主要写“村官乐”。曹锐告诉记者:“前几天我还在想获奖的问题,可是要演出了却突然释然了,我觉得只要让观众能为村官哭、村官笑,让这台戏以最好的状态呈现在舞台上就足够了。” 

  边肖(村官万喜扮演者、梅花奖得主): 

《苦乐村官》和我以前演的角色都不同,行当上有很大跨越,像“生行”又像“丑行”,在表演中“唱、念、做、打”要求样样俱全,把潜在的艺术个性充分表现出来,村官“万喜”的唱腔设计非常优美,其中“没有指甲不揽蒜”、“为乡亲撑起一片艳阳天”、“村官苦”三大段中心唱段,可能会成为经典唱段流传下去。因为村官的肢体语言非常丰富,对演员的体力和唱功都是不小的挑战。边肖告诉记者,作为这部戏的主演,希望能用平常心把戏演好,在九艺节的平台上让全国观众感受到陇剧的魅力是最重要的。



(文章来自于兰州晨报,记者平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