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精神,促进观众再认同,培育舞台艺术新群体,繁荣发展我省舞台艺术,甘肃演艺集团决定,开设舞台艺术大讲堂,由我省著名表演艺术家,剧目创作、艺术评论等专家,以课堂授课方式,给大家传授舞台艺术表演技巧,欣赏角度、方法以及优秀剧目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艺术价值等,逐步提高鉴赏能力,培养欣赏习惯。
舞台艺术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彰显着中华审美风范,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活动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省是一个戏曲大省,戏剧创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省直8个艺术表演院团,有本土剧种陇剧,有深受民众喜爱的秦剧以及歌舞剧院、歌剧院、京剧院、话剧院、杂技团、曲艺团等。多年来,始终突出“敦煌、丝路、多民族”甘肃文化特色,致力于文艺创作、演出,辛勤耕耘、服务人民,舞台艺术百花竞放、硕果累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取得了显著成绩,创作生产了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大型话剧《天下第一桥》、《兰州人家》、大型歌剧《貂蝉》、大型陇剧《官鹅情歌》、《苦乐村官》、《西狭长歌》、《枫洛池》、大型秦腔《锁麟囊》、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等一大批精品力作,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国剧协“戏剧奖”等大量国家级奖项,在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文化大省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由于西方文化的大量引进,娱乐方式的渐趋多样,舞台艺术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变,多样化的娱乐方式挤占了舞台艺术的发展空间,生活节奏的加快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习惯。舞台艺术人才队伍在萎缩,观众在流失,舞台艺术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如何用好戏、好角将已经疏远、陌生舞台艺术而离开的观众请回来,得到观众再认同;从欣赏什么,怎么欣赏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耳濡目染,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青年观众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深刻感悟舞台艺术的魅力,培养更多的青年观众,成为舞台艺术保护、传承和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甘肃演艺集团决定,开设舞台艺术大讲堂。目前,正在积极筹划,将于近期开讲。(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