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甘肃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集团快讯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集团快讯 > 最新动态
甘肃省陇剧院学以致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参加陕甘两省“秦腔、陇剧艺术交流学习活动
作者: 来源: 更新于:2017-12-01 阅读:0

 

 

 

 

 

 

 

  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戏曲艺术事业繁荣发展,促进陕甘两省艺术交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甘肃省陇剧院受邀赴陕西开展为期四天的陕甘两省“秦腔、陇剧艺术交流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由陕西省西安市秦腔剧院责任有限公司与甘肃省陇剧院共同举办。
  2017年11月25日在古都西安春寒乍冷,西安秦腔剧院却暖意融融,人头攒动。“每到周末有好戏”第三十七期第二场在易俗社剧场火爆上演。当晚,除了西安秦腔剧院三意社带来的经典折子戏《斩秦英》、《花亭相会》、《看女》及《打镇台》之外,最大的看点是甘肃省陇剧院的倾情加盟演出的《枫洛池》、《状元与乞丐》、《假婿乘龙》、《徐九经升官记》等陇剧经典唱段。三意社的秦腔折子戏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由甘肃省陇剧院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窦凤霞领衔、甘肃戏剧红梅奖获得者赵丹、谭强等带来的陇韵陇味让陕西的戏迷尽情领略陇剧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现场观众好声不断,掌声不绝于耳,热情非常,将演出推向高潮。演出外,还观摩了河北省河北梆子剧团演出的《六世班禅》、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剧团演出的秦剧《五女拜寿》,演员们感触良多,对今后演出陇剧《五女拜寿》启发很深。
  为了增进陕甘两地戏曲的全方位深层次交流,在西安秦腔剧院党委副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雍涛陪同下,甘肃省陇剧院副院长雷通霞、院长助理王为民等一行演职人员认真参观学习了易俗社资料展陈馆。双方就传统戏曲如何发展各抒己见。雷通霞副院长强调:“秦腔和陇剧属西北戏曲的同根同源的艺术形式,从历史追溯、发展进程以及艺术表达上都有着更多的学习拓展空间。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广泛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对全国各地戏曲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同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陇剧是甘肃唯一的地方代表剧种,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最成功的新兴剧种之一。1959年,大型历史陇剧《枫洛池》作为国庆十周年庆典献礼剧目,晋京汇报演出后,一炮走红,在全国好评如潮。此后五十多年,经几代陇剧人的奋斗,陇剧已成为展现甘肃文化艺术精髓和人民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
  省陇剧院学习交流团在演出之余,马不停蹄,在陕西省大长安艺术中心、大长安艺术讲堂、李小峰秦腔传承基地参观访问。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六世班禅》剧组主要演员一起听取了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李小峰老师声情并茂,幽默诙谐的中国戏曲美学讲座。三省艺术家根据讲座,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戏曲事业如何繁荣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深入研讨。
  本次系列活动,是省陇剧院以实际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将“十九大”精神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的丰硕成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这次演出实践和参观活动,大家表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辟论述有了更深的认识,坚定了陇剧艺术自信,激发了作为陇剧接班人、传承人的斗志,要出服务人民的好作品,要做扎根基层的党和人民需要的好院团。(图文由甘肃省陇剧院提供)